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与现代生产相适应的一线技术人员,要求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直接从事一线服务和管理的专门人才。我校办学主导方针是立足本市旅游资源市场,为市域经济发展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市产业结构进行了升级调整,旅游产业迅速发展、更新,对人才质量、数量和综合能力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为加快校企合作步伐,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旅游产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学校和旅游产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符合学校发展方向。学校结合市旅游局组织了本次全方位调研活动。
二、调研目的
为使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凸现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与用人单位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本次调研紧紧依靠行业、企业,深入与本专业联系较为紧密的旅游景区、旅行社、餐饮集团等单位沟通,与我校已经毕业的学生沟通,与我校本专业的在校学生沟通,从而能从宏观上把握行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及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及专门化方向等,提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改革思路和建议,制定出更好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调研方式:
1、问卷调查:在实地调研的同时进行问卷调查。
2、专家访谈方法:访问调查旅游行业、旅行社、餐饮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获取建议。
四、调研基本情况、分析与统计
(一)调研基本情况
1、调研时间:2015年3月至6月
2、调研人员:就业处杨秀利主任、旅游专业骨干教师
3、调研对象:旅游景区、旅行社、餐饮企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和在校学生
4、 调研内容:
1)调研人员就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对本专业的教师、在校学生进行了调研;
2)调研人员就我校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对清东陵旅游景区、北京那家餐饮集团、遵化国际宾馆、遵化妇女旅行社等用人单位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情况分析与统计
1、在校学生反馈信息分析:
1)学生毕业后希望从事的职业:80%希望从事与专业相关的企业相关工作。
2)学生感兴趣的课程:不同学生所感兴趣的课程不同。但对实践课程如《导游词》、《形体》、《化妆》兴趣都比较大。
3)学生对教学和师资条件提出的要求集中在给予更多实践机会上和聘请行业专家授课两方面。
4)学生对学习哪方面的知识和对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的要求:没有提出具体要求,只希望多学习与实践相关的内容。
5)学生对专业建议:学生全部希望在专业课程学习上要加强实习实训教学,希望能够不断完善实习实训设备。‚学生大多希望能够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并且对专业相关的课程比较感兴趣。但是都意识到需要更多的实践锻炼,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引进行业专家进行指导。
2、用人单位调查分析统计:
用人单位认为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满足行业发展需要。企业认为本专业的学生最需具备的能力主要有表达沟通能力、行业认知能力、执行力、合作与创新能力。用人单位认为学校校风严谨,学生整体素质较好,但学生对实习、就业定位不明确,建议学校加强学生对旅游行业职业意识及行业发展方面的培训。
五、参与人员通过此次调研分析,得出建议如下:
(一)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相适应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确立培养目标。组建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为主的专业顾问委员会,及时把握企业需求及变化,以此为出发点确立和动态调整培养目标,是进行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也是我们制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和前提。
在调研中,企业普遍认为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合理定位,将有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性。我们认为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应用型、技能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我们培养的重点。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稳定的职业思想、宽厚的文化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在服务第一线从事导游服务、管理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知识型、技能型人才。
通过调研,根据学生、专业教师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培养目标在定位中应突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加强学生对旅游行业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二)专业课程设置与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
目前,学校正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所采用的引导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技能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企业更多需要的是沟通能力、营销能力、执行力、团队精神、应变能力、服务意识、进取精神、对地方文化的深入了解等的综合素质,但这些内容还不能在现有课程中有所体现,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以上问题,导致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职业岗位适应期延长,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鉴于以上现状,我们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从岗位的需求出发,将本专业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整合理论与实践课程,确定课程结构。同时应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的要求,围绕所需掌握的职业能力,细化课程内容,针对相应的技能,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设置的课程既能支撑专业教学,又能支撑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将学历教育与培训考证紧密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结合行业新的岗位设置方案,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制定本专业的实施性培养计划,真正实现“双证融通”的目标和要求。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改方向,力求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教学的要求与市场的需求相结合,以市场、职场的变化为风向标,确立“实用、够用、能用”的课改原则。二是调整教学内容,专业知识与岗位实务知识相结合,及时引进现代旅游产业的新标准、新思路。三是专业能力培养与岗位能力培训相结合,参照工作现场的操作标准规程,设计专业实训的方案,努力使实训与培训、学业与就业零距离贴近,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在教学方面,我们主要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授课方法,加速了学生对核心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1、通过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开发学习项目、加强工学结合等方式,给予学生更多实习实践的机会,强化学生技能。
2、通过改革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融合模式,在实践性学习中渗透理论,在理论学习中解释实践问题,突出技能的实用有效和能力提升。
3、通过增设特色课程,发展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开发本土化教材,增设当地特色旅游课程,传承地方特色,深入了解当地旅游文化。
4、改革评价方式,实行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以实际技能为导向,把实践能力和项目完成能力纳入考核范围,采用多种考核方法,并以此全面衡量和控制教学质量。
(四)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调查已毕业学生和在校学生的结果,普遍认为我校的专业教师队伍应加强建设,要特别注意聘请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业教师。同时现有专业教师要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实习,学校要为教师的企业实践创造必要的条件。通过专家指导、骨干培训、校外交流等方式,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五)实训条件配置建议
目前,我校已建立了清东陵旅游景区实训基地、遵化市科技馆实训基地、北京那家餐饮集团等实习实训场所;但是目前的实训基地已不能满足学生现阶段的实习实训要求,应及时补充新的实习实训场所,让学生多实践、多应用,让指导老师多带学生到相应的旅游景点去学习,实践。另外,学校的实训设施要不断更新,并相应地增加,如增设模拟讲解室、茶艺室等,以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使学生更能适应高速发展的旅游业的需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